傳統技術分析是一種透過觀察市場價格、成交量與時間等數據,來預測未來市場走勢的方法。它不關心市場的基本面因素(如公司財報、經濟數據等),而是專注在價格本身的行為。這種分析方式認為「價格會說話」,所有資訊最終都會反映在價格上。
技術分析者相信所有影響市場的消息,包括基本面、政治、經濟數據、甚至市場情緒,最終都已經反映在價格走勢上。
價格不會隨機亂動,而是會呈現出某種趨勢。這些趨勢可能是上升、下降或橫盤整理。順勢操作是技術分析者的基本原則。
由於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具有一致性與慣性,因此過去曾經出現過的價格模式與型態,未來仍有可能再次出現。
K 線圖:最常用的價格表現形式,能呈現開盤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與收盤價。從 K 線中可以觀察多空力道、轉折訊號與型態。
支撐與阻力:支撐是價格下跌時可能止跌的位置,阻力是價格上漲時可能遇到壓力的位置。這些價格點常常是過去的高點或低點。
趨勢線與通道:連接高低點的直線,用來判斷價格的運動方向與結構,幫助交易者確認當前處於多頭、空頭還是盤整階段。
技術指標:如 RSI、MACD、布林帶、移動平均線(MA)等,這些工具幫助分析動能、趨勢強弱與潛在反轉點。
圖形形態分析:常見型態如頭肩頂、頭肩底、雙頂、雙底、三角形、旗形、楔形等,這些圖形代表市場心理與可能的突破方向。
趨勢判斷:利用高低點結構與均線來判斷市場當前的趨勢方向。
反轉與延續辨識:透過型態與指標判斷趨勢是否將反轉或延續。
突破策略:當價格突破重要支撐、阻力或整理區間時,常是進場訊號。
多時間框架分析:結合高時間框架(如日線、週線)與低時間框架(如15分鐘、1小時)來觀察趨勢與進場點的共鳴。
指標輔助進出場:以 RSI 判斷超買超賣,以 MACD 辨識動能變化,進一步提高判斷精準度。
分析邏輯直觀,圖形化呈現容易學習與應用。
適用範圍廣泛,無論是股票、外匯、加密貨幣或期貨市場都能使用。
可搭配交易策略與風控原則形成個人化系統。
在趨勢明顯時,表現通常良好,尤其適合順勢操作者。
容易出現假突破與假訊號,需多重驗證避免誤判。
沒有明確的風控系統時,容易陷入過度交易。
部分指標存在「滯後性」,無法即時反應市場變化。
忽略基本面與機構交易行為,容易被主力「誘多誘空」。
如果你把上面的東西看完的話,恭喜你,這些東西跟這題沒有任何關係。你還是會被插針、被機構獵止損、一樣會被 false breakout 騙。
回歸正題,kea 是個西格瑪男孩——這代表他會炒幣。
眾所皆知,OKX 是家天天插你針的交易所。kea 雖然沒有蠢到會去用 OKX ,但他平常用的 Binance 還是偶爾會出現插針的情況。
插針指的是市場價格突然出現大幅波動——大幅上升或下降——、隨後又價格又回調到波動前的水準。通常是因為有巨鯨開了很大買單或賣單才會出現插針的情況,也因此規模越大的交易所越不容易出現插針。
kea 想避免自己單被插針,所以蒐集了最近 n 天內 Binance 每天插針的次數。
請幫 kea 計算單日插針次數的中位數、出現最多次的單日插針次數和平均每日插針次數。
給定一個長度為 $N$ 的整數序列,請計算:
中位數:若 $N$ 為奇數,則為排序後的第 $\frac{N+1}{2}$ 個元素;若 $N$ 為偶數,則為排序後中間兩個元素的平均並四捨五入到小數點後兩位。
眾數:出現次數最多的元素,若有多個,則取最小者。
平均值:算術平均,四捨五入到小數點後兩位。
第一行有一個正整數 $N$,$1 \le N \le 1000$。
第二行:$N$ 個整數 $a_i$ $(-10000 \le a_i \le 10000)$。
3 3 1 4
3.00 1 2.67
若眾數有多個,輸出最小值。
No. | Testdata Range | Score |
---|---|---|
1 | 0~21 | 100 |